以酒店为例,蚂蜂窝把站内所有游记攻略中涉及到的酒店名字,通过技术的识别和匹配都对应成可预订的标签;而用户点进去之后,还能看到有多少条评论和多少篇游记提及这家酒店。
与如今在线旅业的多数OTA不同,蚂蜂窝的变现径,是对内容价值的再挖掘。十年的积累让蚂蜂窝拥有让同行艳羡的优势:不低价,不烧钱,内容优势直接为极低的获客成本。它需要做的,只是让用户知道,他们不仅能在这里“知道”,还能在这里“买到”。
打造从内容到交易的一站式闭环
今年二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;今年上半年实现20亿的交易额,GMV(总交易额)同比增长220%……靠社区和攻略起家的蚂蜂窝旅行网(以下简称:蚂蜂窝),如何在短短两年商业化实践中,一举打破人们在垂直社区转型电商问题上低效、落后的成见,从而实现超常的业务量增长?
为了带来高效,蚂蜂窝在不久前宣布“攻略2.0”战略中提出的用户画像,根据用户年龄、性别、行为数据等,推荐可能最符合其需求的产品,以此提高。“当你对用户有越来越多的了解,对他的需求掌握越来越清晰,你对他推送或者营销就会越有效。”陈罡解释说。他透露,在进入“攻略2.0”后的一个月内,行产品的销量提升了30倍。通过大数据计算,用户对推荐产品的点击率从5.6提升到9.1。
有业内人士认为,从内容到交易的闭环过程中的关键,是用户从看攻略的场景转换到规划的场景,从规划场景再转换到预订场景,这中间必然存在损耗,而且损耗率不低。在这个过程中,如果没有足够高的效率,那么做“内容到交易”的大规模商业化变现就会出现困难。
早在2016年年初,阿里旅行就启动10万合作伙伴计划,要打透目的地,构建与商家携手共进的旅游大生态。近期,从脱胎于阿里的旅游电商平台飞猪旅行的一系列动作不难发现,飞猪似乎越来越重视内容的打造,希望通过内容去服务平台消费者、从而驱动交易。
事实也证明,从内容到交易,蚂蜂窝了大家如何告别OTA“落后的生产力”。今年10月,OTA三巨头公布二季度财报,全线亏损的成绩单引起行业唏嘘。而根据蚂蜂窝提供的数据,这家兼具、社区、电商多重属性的旅游网站在“攻略+交易”的模式下,实现单季度盈利。此外,在2016年上半年,蚂蜂窝更是实现了20亿的交易额,GMV(总交易额)同比增长220%。
有业内认为,“要完成内容到交易的闭环,除了要做到数据结构化以外,还有一点就是供应链的把控。”这也意味着,对供应链的把控和资源的整合是企业的一个非常大的挑战——因为平台sku的丰富度势必影响用户的体验度,如果平台无法满足用户需求,那么流失率自然会升高。这也是行业的通识成本,谁也无法迈过去。
在烧钱难以为继的OTA战争中,人们都开始重新审视信息、内容和社区的重要性。在线旅游的巨头们,也纷纷希望自己拥有内容的基因——至少在布局上,大佬们都希望如此。然而,要实现“内容到交易”的大规模商业变现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。换言之,不是说所有的内容型公司最终都能实现交易,而内容也不是在线旅游未来唯一的“秘密武器”。
而在蚂蜂窝联合创始人、COO吕刚看来,内容本就站在交易的最前端。“如果我在这里做决策做分析,那么我就要在这里做交易。这就是内容决定交易的可能。”吕刚如是说。
近期,新加坡旅游局与中国领先的行服务平台蚂蜂窝在举办了“新加坡国家旅行馆启动仪式”。蚂蜂窝联合创始人、COO吕刚在中表示,蚂蜂窝将与新加坡旅游局一同优选全品类行产品,机票、酒店、当地游、Wi-Fi、签证、UGC内容等,将在统一聚合平台得到全方位呈现,构建完整的产品与服务生态链,打造从内容到交易的闭环。
做好数据结构化和供应链建设
在蚂蜂窝旅游研究中心负责人冯饶看来,从内容到交易,这中间还需要几个过程,不是说UGC平台摆上一些产品或是把酒店频道直接给其他OTA倒流,就叫“内容+交易”。冯饶表示,真正的“内容+交易”是需要内容信息能帮助用户快速做出正确的消费决策,并让他们迅速买到最合适自己的产品——而这背后的大数据应用,也是最大的技术门槛。
与此同时,携程、途牛、驴妈妈等已经拥有了大量交易的OTA也在推进社区及内容的建设,一方面增加用户粘性,一方面帮助用户进行消费决策。
如今,前有旅游电商巨头开始重视内容的“围追”,后有高效率的“堵截”,这对于老牌旅游UGC蚂蜂窝来说是个好消息吗?
值得注意的是,在近期,做“内容到交易”的商业变现也不乏一些“失利的案例”。比如,11月份,创立于2006年、拥有60万粉丝、年流量百万的欧洲自助游旅游社区——走遍欧洲就发出“打包出售社交及官网运营”的通知;9月初,纯银有关旅行攻略的第二个创业项目,氢气球旅行也宣告失败,此前的蝉游记被携程收购。
在内容入口时代,在线旅游巨头都纷纷希望自己拥有内容的基因,“从内容到交易”这一商业逻辑,正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旅游电商巨头不再满足充当“预订工具”角色的今天,老牌UGC面临的挑战将愈发严峻。然而,不是所有的内容型公司最终都能实现交易,也就是说,内容并不是在线旅游未来唯一的“秘密武器”。
面对前有旅游电商巨头开始重视内容的“围追”,后有高效率的“堵截”,如今的蚂蜂窝正通过自身数据结构化和供应链建设,一步一个脚印,构建完整的产品与服务生态链,打造从内容到交易的一站式闭环。
不过,冯饶认为,对于供应链的把控,反而是流量入口企业的巨大优势。在他看来,在内容入口时代,UGC的内容+交易,其实创造了一个与传统电商完全不同的局面——过去传统OTA都是“先有货,再有客”;而现在蚂蜂窝是“先有客,再有货”。“这意味着,由需求端向供给端的对接将变得异常容易。”冯饶如是说。
实际上,早在今年8月18日的“中国旅业互联网大会”上,蚂蜂窝联合创始人、CEO陈罡第一次向公开了蚂蜂窝的“攻略2.0”系统,就显示出陈罡对来自“内容+大数据+交易”的核心战略初见成效所带来的极大信心。
从蚂蜂窝的发展历程来看,一开始的蚂蜂窝社区形成了内容生产的造血机制,从社区内容发展到旅游攻略;再之后,积累了大量数据之后,蚂蜂窝去做数据打捞和结构化的过程。目前,蚂蜂窝正在做最后一步的内容——通过大数据系统将用户的UGC数据结构化,形成消费决策信息,并在此基础上向用户推送对应其需求的产品。
内容不是OTA未来唯一的“秘密武器”